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马克思致夫人燕妮的一封信中谈到:
暂时的别离是有益的,因为经常的接触会显得单调,从而使事物间的差别消失。甚至宝塔在近处也显得不那么高,而日常生活琐事若接触密了就会过度地胀大。
后来人认为,马克思在信中所写的这段话是“距离产生美”的出处。
日常生活中,人们不难发现“距离产生美”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的案例。
物理上的距离可以产生美感
比如:你在地面上看向空中的飞机,会觉得它有点儿可爱;但是站在飞机旁边,则可能感受到飞机的体积带来的压迫感。
又如:站在十米开外看漂亮女生,你会觉得她长相好看;可是凑近了看她的脸,你首先注意到的大约是毛孔和雀斑。
其实,不仅仅是物理距离会产生美感,在空间和心理上保持适当的距离,也会带来心灵上的美感和愉悦的感受。熊和蜂鸟的故事,恰好说明了这一点。
《我的朋友有点儿吵》——一个关于“距离产生美”的小故事
在《我的朋友有点儿吵》中,熊和蜂鸟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。
熊比较安静,蜂鸟比较呱噪。每当熊去做什么事情,蜂鸟就会跟着熊一起去,并且围着熊说这说那,还经常给熊讲故事。
有一天,熊终于受不了蜂鸟的聒噪了:“啊——”熊对着蜂鸟大喊;“不要打扰我!”
近距离产生的压抑感,终于爆发了!
它要蜂鸟离他远一些。
可是,当蜂鸟如它所愿,让熊一个人安静地独处一段时间之后,他感受到了久违的孤独和寂寞。在森林休息的时候,它忍不住想起了蜂鸟,想到了蜂鸟的故事。
当蜂鸟再次出现在它面前时,它高兴地对蜂鸟说:“蜂鸟!你在这儿啊!我想你了!”一段时间的冷静期让它再度感受到了友情给它带来的幸福感。
适当的距离,让人体会到友情的美好。
由熊和蜂鸟的故事,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道理:再亲密的友情,也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。
构成友情关系的双方是朋友(这点没有疑问),但他们首先是独立的个体,需要独立的空间,一旦外人侵入这个独立的空间,就容易产生矛盾。即便短期内不出现问题,长期如此必然导致情绪反弹的。
我觉得,《我的朋友有点吵》从现象入手,深入浅出地论证了三对关系:友情和距离、体谅和陪伴、沟通和理解。
绘本中有一页描述了熊的感受,用小孩子能够理解的词汇“饿”来表达熊内心感受到的“空虚”。
朋友不在身边,熊感到饿(空虚)了。
我们人类自出生之日起,最直观的共同感受恐怕就是就是饥饿,所以我们才要喝奶、才要吃饭。小朋友即使不懂事,也能明白饿肚子的滋味不好受。
当熊身边少了蜂鸟,那种空虚的感觉可不就是精神“饿”了么!
这个故事告诉小朋友,朋友之间可以有比较亲密的关系,但是也要保持适当的距离。如果关系太过于亲密,朋友可能就会感受到压力。
人际交往的过程中,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,这和朋友关系并不矛盾。
合适的距离令人舒适
友情当如此,爱情亦如是。
成年人的世界里,因为处理不好恋情内距离关系而分手的恋人,比比皆是。
笔者学生时代有两位同学,就是因为没处理好距离关系导致分手。尽管他们在同学们眼中特别登对,可是其中一方事无巨细,对另一方什么都要管,照顾的极其妥帖,可谓无微不至,终于导致另一方受不了而提出分手。
尊重别人的感受和意愿,是朋友(恋人)之间友好相处的秘诀之一。
从蜂鸟的角度来看,它不一定能体会到熊内心的感受,但它体谅熊的情绪,并接受熊的选择。它很聪明地照顾到熊的感受,将明面上的陪伴改为在远处静静地守候。
与“近距离地接受熊恼怒的炮火”相比,不如选择:让熊一个人在独属于它的空间里冷静,让它自己发现问题,让它自己觉悟到友情的可贵。
蜂鸟的体谅,无疑是处理朋友之间关系时非常聪明的做法,不但非常贴心,还体现了蜂鸟的情商。
孩子之间的交往,看起来简单,但其实符合这一规律。
孩子一起玩的时候,有的孩子喜欢“抢”别人手中的玩具,而别人可能就拿着玩具躲开他,这一行为背后的内心感受其实正像熊和蜂鸟相处一样。
孩子有自己的物权意识,也有自己独自玩耍的需求,有时候他们并不希望有人来分享他们的玩具,遇到别的孩子来“抢”玩具,就会引发矛盾。
长大以后,朋友之间也存在同样的情形,两个人关系好,一方太黏另一方,那么就会有一方想要获得自由的空间。
象牙塔内或者职场中,都有可能如此。
学生时代,我们常常看到女同学们形影不离,一起去操场上体育课,一起去走廊晒太阳,甚至一起去上厕所。
工作以后,也常常有同事孟不离焦,一起去茶水间喝咖啡,一起去文印室复印文件,甚至也一起去上洗手间。
预防关系紧张的方法,其实很简单,在对方提出想独处的时候,暂时离开一下就好。
当熊和蜂鸟和好如初之后,它们进行了一场对话。
熊说蜂鸟“一直喋喋不休”,蜂鸟说:“我只是想表示友好。”
熊说蜂鸟“你总是模仿我”,蜂鸟说:“因为你总是有好点子。”
对话的内容虽然简单,但直接的沟通方式,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,两人冰释前嫌。
在人际交往中,沟通一直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,良好的沟通是传递人与人之间、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有效方式,也是达成思想一致和情感通畅的有效手段。
熊和蜂鸟的故事,最后进行了有效的沟通,它们之间达成了相互理解。
这个故事给我多方面的启示:
孩子之间的交往,可能很纯粹、很直接,他们也许不懂距离的重要性,却能自行在磨合中找到沟通和理解的方法。
作为家长,我可以用这个关于“距离产生美”的故事,帮助孩子理解为什么朋友之间需要保持恰当的距离,帮助孩子理解怎样和朋友相处。
而我自身,也因为这个故事,进一步了解到友情的界限,领悟了成年人的相处之道。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