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我省近年来7月份都会针对未就业的大学生开展专业转换培训,在今年的专业转换培训基地之一、沈阳技师学院中,前来报名的学生所学专业主要有机械类、市场营销、计算机类、艺术类、外语类、管理类等专业。其中,机械类人数最多,占比超3成,其次为计算机、网络工程等专业,占比在2成左右,其他专业报名人数不相上下。针对时下就业方向,可转换的专业有网络营销、软件编程、广告设计和地图测绘四个,其中选择转换为网络营销的最多,占比近五成。
经过专业转化后,学生可选择自主就业或推荐就业,据统计,去年的就业率能达到80%以上。部分专业月薪在2000至3000米左右,个别专业能达到4000米以上。
招生老师介绍,受就业大环境影响,今年前来报名专业转换的学生数量比去年同期增1倍多。同时除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人员外,今年从事房地产工程和销售的人员,受经济形势冲击,报名参加专业转换的人员也增多了。
去年的就业中,80%以上转换专业的学生实现就业。网络营销专业,入行初期,待遇在2000米左右,经过1年后,月薪提高到4000米左右。软件编程和广告设计初期入职达到3000米左右,待遇相对稳定的地图测绘专业,入行月收入就可逼近4000米。未就业人员,除学习不精难就业外,也有工作期待与自身能力不匹配的情况。
孟庆伟给出了这样一个数据,在美国,一个时代中要淘汰的细分职业有8000个,中国同期只有200到300个。但随着未来智能化和互联网的普及,这个速度将更快。所以,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、提高自己的技能都有助于未来在职场中立足。
汤振阳在今年6月毕业离校,“我比较向往企业白领的工作,可真正找工作的时候发现我看上的没看上我,看上我的我看不上。对我伸出橄榄枝的多数为电话客服等技术含量并不高的工作。”由于在求职中碰壁,汤振阳选择了专业转换。在大学时他学习的专业为市场营销,他认为这一专业看似红火,实则学习的内容在工作中应用并不广泛,所以在专业转换时,他最终瞄准了与互联网+有关的网络营销。
“现在无论企业大小,都在寻求通过互联网实现利润,把潜在客户办成有效客户。现在我学习的内容更为实用,就是在教我怎么做,学校学的内容则更多的是基础性知识。”
今年2月,家在沈阳的孙艳涛从哈尔滨辞职回沈,他原在一家大型国企从事一线组装工作,与所学的焊接自动化专业对口,月薪在5000米左右。回沈后,孙艳涛本想再找一份与原来相似的工作,可直到6月合适的工作也没找到。一是就业大环境不理想,很少有大型企业招聘,二是即便有合适的岗位,薪水只有3000米/月。最终,孙艳涛选择了先试着学习自软件编程,想通过转换专业来换一个方向就业。
“软件编程与我之前的专业完全不相关,可以说是重头学起,一开始觉得挺难,现在慢慢进入状态了。”孙艳涛对记者说。
刘瑞琦所学的专业为计算机网络技术,在他人眼中的好专业在求职时却遇到了难题。“我这个专业有些学而不实、多而杂。找工作的时候,对于名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来说就业还算不错,普通学校的这一专业,就会有不小的压力。企业大多数都要工作经验或实践经验,可我刚大学毕业难满足。”说到这里,刘瑞琦流露出了些许无奈。
家中刚好有人做平面设计师,收入在四到五千米,刘瑞琦就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在学校所学的计算机技能,觉得广告设计或许可以成为自己未来求职的好方向。“广告设计需要学习PS等软件,我觉得这也是一门技术,工作中有技术傍身稳定性会更高。”
毕业生求职受这几个因素影响,包括专业对口、信息对称和能力结构等。人力资源专家孟庆伟认为,现在职场需要的不仅是某一个专业,更多叫“通识专业”,比如学金融的不能一点互联网知识都不懂,学机械的不能一点数字化的东西都不懂。这是一个“羊毛出在狗身上让猪买单”的时代,不相关的内容重新组合去为一个产品和行业服务,这就需要求职者重新认识自己的专业和工作寿命。
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,或是通过专业转换来改变求职方向,其中很少的人是为了兴趣和理想,更多的是为了实现就业。如麦可思对2014届毕业生从事与专业不相关工作的原因调查中,近60%的人是因为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和迫于现实再就业。可见,要想实现就业就得先学会提高自己的技能和专业知识。孟庆伟认为,不能单单谈某一专业转换专业的有多少人,而是要说现在要的是跨界思维和互联网思维,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寿命延长。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